
SmartHeal 在傷口敷料中放入感測器,自動檢測更換時機
隨著近年來的感測器發展,可以預見會有越來越多的感測器出沒在我們的生活中,其中醫療護理的領域正在蓬勃發展。詹姆斯戴森獎(James Dyson Awards)是頒予學生團隊的設計獎項,今(2022)年的國際冠軍頒予了 SmartHeal,是一組可以埋在傷口敷料的感測器,協助判斷傷口的狀況。
隨著近年來的感測器發展,可以預見會有越來越多的感測器出沒在我們的生活中,其中醫療護理的領域正在蓬勃發展。詹姆斯戴森獎(James Dyson Awards)是頒予學生團隊的設計獎項,今(2022)年的國際冠軍頒予了 SmartHeal,是一組可以埋在傷口敷料的感測器,協助判斷傷口的狀況。
旅行讓人期待,但在城市間扛著沉重的行李狼狽穿梭,卻絕不是什麼令人愉快的經驗。行李箱是多數人打包行李必備的幫手,你有沒有暗自希望過它可以電動化幫忙移動行李?獲得 2022 年紅點設計獎概念獎的 The Trunk Car 行李箱更進了一步,不僅讓行李箱電動化更省力,還讓它可以華麗變身為代步的工具。
鞋子是每天的服飾中最重要的一環,無論對於穿搭的外觀或是機能,都能有決定性的影響。但大多數的人在回家、脫下鞋子後,可能就不會再注意到清潔與保養的問題。設計師構想了一款結合消毒設施的鞋櫃,可以簡單方便的照顧每天穿著的鞋子。
交通錐是所有人習以為常的設計,在各種道路警示的環節中,橘白相間的圓錐體會立在路邊,指引人們前方有障礙,或者更安全的路線。常見的交通錐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雖然可疊在一起做運輸,但還是要佔據一定的運輸空間。位於紐約的設計師 Chris Chang 提出一款新的交通錐設計概念 Apiece,可以扁平包裝,不只更容易運輸,還可以自由串聯組裝。
帶自家毛小孩出門遊玩散步,也需要隨時注意補充水分。然而,水碗並不只有固定的形狀、難以攜帶的選擇。位於維也納的工業設計師 Juliane Fink 使用豬膀胱製作了一系列輕盈、可折疊的水碗,使用完畢之後還可以讓狗狗吃掉,不會有任何浪費。
對於關心環保的人來說,攜帶餐具是減少垃圾量的重要措施。然而,隨身的旅行餐具太過笨重固然不利於攜帶,太過簡易卻又不容易使用。此外,許多隨身餐具往往還為了便利而犧牲了美感。近期 Kickstarter 募資平台新推出了一款隨身餐具設計 Uphold,強調攜帶便利、使用方便的同時,還兼顧了整體的設計美觀。
許多家長最大的噩夢之一,莫過於帶著學齡前的嬰幼兒加上大包小包的行李出門旅行了。在照顧小孩的手忙腳亂中,還要顧及四處散裝的行李。獲得2022年紅點設計獎概念獎的肯定,由中國台州大學設計團隊推出的 Easy Journey 是一款結合行李箱與嬰兒車的設計,試圖讓家長與小嬰兒的出行都更簡易又便利。
「安靜的鬧鐘」一直都有需求,把震動功能放進能穿戴在身上的戒指或手環都早有案例。近期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出現一款新的穿戴式裝置 SilentWakeUp,則是把鬧鐘化身為貼片,同樣可以悄然無聲的叫人起床。
乾淨的空氣是維繫健康的基礎,這也是為何近期空氣清淨機逐漸成為居家必備的家電產品。然而,空氣清淨機並不是一定非得要買現成的不可,韓國設計工作室 Newtab-22 的產品設計師 Jihee Moon 近期在網路發布了一組DIY說明手冊 Air-It-Yourself,目的讓任何人,從小孩到老人都可以由垂手可得的日常用品中,組合出一組富有自己風格的空氣清淨機。
3D列印自發明到現在,已經被普遍用於諸多原形打樣、小型模型製造、精密零件的製作。使用3D列印的概念設計與製作服裝也越來越普遍。戶外品牌 Oechsler 最近的應用,則將 3D 列印放進了一個新的領域:登山背包。Oechsler 最新的一款登山背包,在背帶緩衝部位使用了 3D 列印製成的結構,也昭示了此材料技術在承重與舒適的平衡上已經完熟。
隨著疫情逐漸解禁,各國紛紛開始打開國門,許多人也開始整理行李,期待出國遊玩的日子,找出放在牆角已經積灰超過兩年的行李箱。想找款新的行李箱嗎?近期募資平台 Kickstarter 出現了一款 VELO Luggage 硬殼行李箱,除了防盜鎖、靜音輪軸、防水外殼,還具備自由調整大小的功能。
無人機可以快速跨越許多地障礙,因此也常被用來作為搜尋受困者之用,尤其像是被困在複雜地形的登山客。然而,現行的無人機仍有許多優點,比如說受限於電池續航性而必須在承重與距離間做選擇。尤其是可以移動長距離的定翼無人機,所能夠承載的重量約只有自身的10~30%,要運送救援物質可說是大大的不足。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上周在京都舉行的 IEEE 智慧機器人和系統國際會議上提出了一個新的構想:沒辦法增加負重,那就讓無人機也可以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