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魚類的群游可以幫助他們提高覓食效率、快速躲避天敵,這個現象並不是由某一隻「魚王」所帶領,而是魚群彼此之間感應做出的自然生物反應。

而研究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的科學家們也一直想讓機器可以像魚群一樣擁有這樣複雜的群體協作能力,來進一步研究 AI 的集體智慧。終於在今年一月,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研究出方法,讓機械魚在沒有任何外部控制下同步游動。
研究中的機械魚 Bluebot 設計包含兩個能得到環景的「魚眼」鏡頭;四個由訂製的電磁驅動的魚鰭,分別可以獨立轉動與運作來控制上下左右游動;三個 LED 燈作為辨識訊號。

透過彼此的 LED 燈與反射,機械魚的魚眼會捕捉對方的訊號,並快速處理圖像,不同的 Bluebot 有不同的程式燈號顏色,透過視覺協調系統來得到其他 Bluebot 的相對位置與距離,再同步判斷自己的位置,形成以七隻 Bluebot 為一個單位的 Blueswarm。

Bluebot 最遠可以偵測到五公尺遠的同類信號,透過這個系統,Bluebot 們可以做出像是魚類的群聚行動,像是看同一個方向、游泳時更加集中或是分散,甚至是做出圓圈形狀、一起找東西等等。
之前的群體機器人多是在平面操作,這項研究在 3D 空間進行是一大突破。而團隊們也將 Blueswarm 和其他群體機器人做比較,證明 Blueswarm 有更高的自主能力,且不需要其他額外協助。
此研究不但解決無法在水中使用定位工具的難題、推動水生機器人進一步的發展,應用上也更加幫助海洋生態的監測與研究,例如珊瑚礁保護。
資料來源:Science Robotics、Harvard College
延伸閱讀:停車更方便!伸縮自如的波蘭 Triggo 四輪電動車
數位療法新趨勢!VR臨床應用更有效緩解疼痛

加點製造為產品開發專業知識交流社群,專業問答提供開發者互助學習,也可以快速的搜尋在地的優秀設計與製造廠商。優秀產品資訊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