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擔架變身輪椅,Multi Scoop Pro 讓救難人員更輕鬆
救護車緊急出勤扶死救傷的裝備中,鏟式擔架是個必備卻又有些雞肋的設備。來自瑞典的設計諮詢公司 Studio Rotor 嘗試重新設計鏟形擔架,賦予它更多的功能。
救護車緊急出勤扶死救傷的裝備中,鏟式擔架是個必備卻又有些雞肋的設備。來自瑞典的設計諮詢公司 Studio Rotor 嘗試重新設計鏟形擔架,賦予它更多的功能。
考慮到大多數人在床上睡覺的時間,一張好床顯得十分重要;而對於長期臥床,幾乎無法離開床鋪的人來說,更是如此。長期臥床除了在缺乏運動的情況下,容易有肌肉萎縮、免疫系統下降的問題,長時間接觸床鋪的背部皮膚,在長期受壓的情況下,尤其容易會有褥瘡的問題。對應褥瘡的問題,除了適當的護理照顧,選擇一張考慮到患者的床墊設計也有幫助。最近英國的醫療品牌 Renray Healthcare 推出了一款名為 Noodles 的新型床墊,在材料與設計上都出現了嶄新的變革。
根據國健署對於國人癌症最新的統計,乳癌為婦女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隨著癌症治療的進步,乳癌一般來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即可達到不錯的預後,存活率可達百分之93。然而,乳癌的發現需要仰賴乳房自我檢測、或者至醫院進行乳房超音波、乳房X光檢測才得以發現,對於許多婦女來說要即時檢測具有一定的難度。
談到保險套,大家想到的可能會是矽膠或乳膠製成、專為男性設計的避孕用品。馬來西亞的婦產科醫師 John Tang 最近發表了一種由聚氨酯 (Polyruethane) 製成的保險套 Wondaleaf,無論男女都可以使用。
COVID-19 疫情之後,使用棉條「鼻拭子」插入鼻孔採樣的動作,就算自己沒有經驗,至少也有所聽聞。要獲得可靠的採檢結果,醫護人員切實可靠的操作必不可少。然而,現今常用的棉條「鼻拭子」仍有改進的空間,OPT 製造公司應用數位設計所提出的 InstsSwab 最近獲得 dezeen 設計獎,展示了採檢更可靠有效的可能性。
COVID-19 疫情席捲全球,為防疫新生活運動,戴口罩出門成為全民共識。然而,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些人不大方便帶著口罩。不管是小耳症、戴著助聽器或者是眼鏡角老是報被扯到,甚至是一天下來耳朵後面會痛,口罩總是或多或少會帶來一些困擾。尤其是口罩的鬆緊帶,總是讓人又愛又恨,緊了會造成痛楚,鬆了口罩又戴不好。為此,比利時 3D 列印公司 Studio Minimeter 提出了解決方案「Doohickey」。
在這個講到手機就只想到智慧型手機的年代,有設計師復古推出了一款充滿了按鍵的手機,更引人注目的是,它完全沒有顯示螢幕,只靠一顆3號電池就可以運作!這款被命名為 Spareone Phone(備用機)的手機由新加坡設計公司 NextOfKin 為 XPAL Power所完成的設計,最大的賣點就是能夠用一顆電池可以撐15年!
德國的學生 Rebecca Weiss 提出了一種男性避孕裝置 Coso,最近獲頒 James Dyson 獎,該裝置使用超音波,可以暫時性的阻止精子再生。
在全球疫情影響下,除了醫護人員在最前線為病患服務、研究人員想辦法研發疫苗等等,各家公司也在用他們各自的專業協助... » 閱讀全文
以往在急難現場,如車禍或山難時,救護人員會快速並簡易地檢查患者,並儘速將患者小心地移往救護交通工具。Bebop... »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