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群眾募資興起,大眾對於以資金投注贊助,讓團隊獲得資金繼續生產的集資也不陌生,隨著募資案件越來越多,也不免出現爭議,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延遲出貨問題,最近更有網友發現,從去年 1 月開始在嘖嘖平台上連續引發延遲出貨、無法聯絡上提案人的爭議,竟然都是出自同一負責人,也引發贊助者對這 4 件募資案的疑慮,究竟這一連串事情是怎麼回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行動電源安規認證取得問題…?
首先是在 2018 年 11 月提案的 e-Fusion,為行動電源、充電器及無線充電的三合一產品,當時提案團隊為 innerexile ,募資迅速達標,贊助人數達 654 人,金額一共 1,908,280 元。

該產品原訂 2019 年 03 月 出貨,卻沒有如期出貨,團隊在頁面上更新資訊說明是因為 BSMI 及 NCC 檢驗進度而延遲出貨,工廠無法配合等等狀況,直至 2020 年 3 月仍無法完成認證,團隊也在 2020 年 3 月更新中說明到 NCC 認證取得的困難等問題,期間也有接受部分消費者的退款。
但其從至 2020 年 3 月後就未再發布更新,贊助者們不斷於頁面上詢問出貨狀況也都無人回覆,多人已向消基會申訴,依據團隊提供的 NCC 証號核發,該案申請者為「無限創新股份有限公司」。

時間回到 2019 年 10 月,嘖嘖平台上出現一款四合一行動電源 AirAlly,其結合多樣式充電,可一次充手機、手錶、耳機、平板等功能,成功集資超過 90 萬元,提案者為「遠智創新股份有限公司」。原先預計在 2020 年 1 月出貨,但未能如期, 3 月時發布公告提及因清關與包裝問題所致,後續雖陸續出貨,但出貨商品缺漏、延遲到貨問題無法即時得到團隊回覆,也引發贊助者不滿,截至 2021 年1月仍有部分贊助者未收到商品。


然而,該商品其實是由香港 EGO 公司所研發製造,提案者遠智創新股份有限公司為台灣的代理商,一切募資內容、銷售、運輸售後都是由其負責,EGO 只提供產品、技術支援、藝術指導, EGO 也在 2020 年 7 月發聲明其確實在 2019 年底下單、完成量產,但由於遠智創新無法如期完成台灣安規認證要求,以至於無法如期交貨。
但其實 2019 年 8 月研發團隊 EGO 已自行在 Kickstarter 上募資過一次,雖集資成功,但後續出貨仍遇到不少商品問題,團隊也在最近一次的更新(2020/9)坦承該商品無法如預期的支援 Apple Pencil 無線充電功能,加上 iphone12 的充電方式改變,也讓 AirAlly 無法支援,因此 EGO 團隊開始接受退款與商品回收。當然,這項嚴重的產品問題也同樣影響到台灣商品的代理情況。

未收到貨品的贊助者也發現「遠智創新股份有限公司」與 e-Fusion 的「無限創新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皆為同一人,兩件產品也都由 EGO 生產,讓贊助者相當憤怒。
以此項爭議看來,部分消費者對於提案團隊僅是代理商問題,認為有違集資平台的初衷,現今網路資訊開放,各項資訊、通路更容易攤在大眾眼前,容易造成消費者的疑慮。再者,此案可能也因代理公司輕忽電子產品認證的複雜性,造成後續一連串的客服問題。
退款緩慢 引發消費爭議
除了上述 2 集資案問題,贊助者也發現 AirAlly 提案者「遠智創新股份有限公司」正是配件品牌 Innerexile 的公司,其產品曾數度榮獲日本 G-Mark Award 等國際設計大獎,2015 年推出代表作「自我修復保護殼」,榮獲國際知名媒體報導,產品銷售逾 40 個國家。其於 2019 年也推出了兩項配件產品:

首先是於 2019 年 2 月發起的「ThunderMag™(閃電麥麥)|ThunderBolt 3 極速磁吸連接器」,當時獲得 1202 人贊助,總金額達 1,764,220 元,原訂 2019 年 5 月出貨的產品,但因其所用探針精密度極高、量率低,以至於產能不足,急尋替代廠使得出貨進度延後,截至 2020 年 2 月底已全數出貨完畢,根據報導統計有 700 餘人順利出貨,300 餘人退款,130 餘人仍有消費爭議。同樣團隊、同樣產品、同樣時間也發生在美國募資Kickstarter上。


另一款則是掛放集線器 Solo 2 All in one HUB,其於 2019 年 10 月上線,募資金額為 219,080 元,原先預計於 2020 年 1 月實現,但也在同月公告「工廠無法提出明確交貨日期,將全數退款」的決議,然而直至 2020 年 12 月在其募資專案留言區中仍出現沒有拿到退款的留言,部分已進入調解委員會,但仍未獲該公司回應。



因其於 2018、2019 年在募資平台推出的四項產品,在最後都有退款拖欠以及客服未回應的爭議,也引發贊助者對於該公司的疑慮。但因募資的設定上,在達標後就會先將贊助款項撥予計畫人,後續若提案人未交付商品,或消費者拿到商品後不符期待、與提案內容有落差、商品有瑕疵等,都需要仰賴提案團隊後續自行處理,而群眾集資一次訂單量大,對於許多小型開發團隊來說,在疲於應付的開發問題中,也常出現難以及時回應的情況。
結語
群眾集資原是團隊直接向群眾表達自己的理念、產品與服務,群眾以資金投注贊助,讓團隊獲得資金繼續生產的一種集資方式,只要提案人開發產品或執行過程有延遲,就會更令消費者著急,已習慣完整電商服務的消費者而言,自然會擔心無法得到妥善處理,而產生爭議。
深究硬體開發流程,漫長的過程中從技術、零件採購、工廠生產、商品檢驗、報關到貨運,每一個關卡都可能有巨大影響,其中更需要將客服處理納入其中,才可避免爭議傷害到品牌形象。而對消費者而言,建議在募資前先上網搜尋團隊背景、技術,查詢其在國際募資平台的情形,以避免可能存在的風險。
而新型態的交易也需要法規的跟進,從去年開始募資爭議不斷的狀況,立委林楚茵近期也於「如何建立募資平台及網購消費爭議處理機制」公聽會中指出,仍需要一個主管機關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改變消保官解決後續爭議的現況。而法務局則也於去年中要求募資平台應該建立審查制度、督促提案人遵守相關法規,建立消費爭議處理機制,同時透過完善撥款制度來保留募資款項,來保障消費者權益。
延伸閱讀:業者民眾爆料連連?破億集資 PrinCube 引爭議
加點製造為產品開發專業知識交流社群,專業問答提供開發者互助學習,也可以快速的搜尋在地的優秀設計與製造廠商。優秀產品資訊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