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系學生為了在每年的新一代設計展展出,在製作模型時,常常會遇到一個困擾:要找到一間願意幫學生做的工廠通常很不容易,數量少而且對製程不熟悉、溝通困難,導致工廠接單的意願都不是非常的高,甚至可能要用拜託的才行。
現在,居然有間標榜可接受「單一件、學生畢業製作件、設計師比賽件」協助開發製作的好夥伴!它就是次立方設計工作室。
從平面到立體,產設學生的困境?!
設計系所礙於時間與機具限制,學校教育多僅以設計發想為主軸,實際的加工製程、材料特性、機械運動機構件領域比較難以著墨,以至於學生到了畢業製作發包的階段時,常常遇到很多設計時沒想到的問題。因此產品設計學生對於模型外包有著複雜的情緒,完全自己發包雖然可以磨練很多製程能力,但常面臨找不到願意接單的工廠,或因經驗不足,不會畫圖面,使得與工廠的溝通有落差,被工廠現場師傅刁難,做失敗了「責任的歸屬」就會是最頭痛的事情,只能繳學費學經驗。每到畢製前夕,就有一堆學生在「花錢外包」和「自我磨練」中拉扯啊~
難道模型外包是個花錢找捷徑的行為嗎?!次立方設計工作室負責人 – Charles Sun(老查)認為發包是必要之惡,學生不擅長機具操作、不熟悉製程,如果能像個專題老師的概念,從協助角度出發,讓學生專注在設計發想,在製作的階段,學生也可以從中學習,經過老查的耐心解說,也可以學習到大量產品開發的經驗,對老查而言,是一種回饋教育,而會來找老查的學生,反而會更認真對待自己的作品。
「對我來說次立方就像是個補習班一樣,用學生的產品當案例,傳承經驗給學生,雙方一起努力,達到更好的成果。」
複合媒材廠商資源,讓模型發包更容易
老查畢業於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在業界已有十多年的經驗,曾在業界負責過工業設計師兼機構開發、產品開發專案主管等職務,對於產品開發有高度的熱忱,2016 年決定整合手邊既有協力廠商資源,希望能補足學校教育所不足的地方,解決學生的困難。
一般設計發包時,若單一加工法的作品,單純雷射切割、CNC塑膠模型,在網路上資源很多、接洽容易。但設計的產品要是包含複合媒材的結合與加工,在這種情況下找一般模型廠,會因為不同材質、加工技法的限制,需要跑不同廠商依次發包,加上公差與配合組裝問題、內部機構件開發、顏色指定與溝通以及對於產品實際製作流程的不了解等等,都會增加開發的困難。而次立方完整的協力廠商群,可以解決複合媒材等較複雜的產品開發,讓發包變得更容易。
也因為同是設計的背景,當年也經歷過畢製的辛苦,次立方設計工作室這樣的救星出現,就是希望可以徹底地從設計 idea 、造型到出圖給予實質協助,他相當替學生著想,每個案子通常不超過 10 萬元,若成本太高,也會幫預算不高的學生調整製作程序、依經驗給予建議,盡可能的幫同學保留設計的初衷。即使只有初步的想法,也提供諮詢的空間,從協助角度出發,讓學生可以專注在設計發想、人因工程、使用情境等設計上。
要怎麼和次立方合作呢?
與次立方合作非常容易,只要有手繪圖面或想法便能夠來談談,初期也提供免費的線上諮詢,非常貼心。一旦合作意願確定後,次立方工作室會與學生簽訂合約。包含明確的價格、交件時間、專利與著作權的歸屬、進度回報等等,讓學生能充分了解、並掌握進度。通常從設計到打樣完成只需要一至一個半月的時間,時間越充裕,收費就越低。甚至希望學生可以在一開始發想與提案階段就多多來跟他討論,或許可以得到很令人驚豔的想法呢。
在開會討論、來回溝通之後,老查會幫學生重建模型,並重新繪製成工廠可以接受的工程圖面,讓製作廠商可以按圖施工,這是整個發包過程中最重要的細節。老查也向我們分享了一些過去幫學生處理的工程圖面:
作品的未來性!不只想協助模型打樣
在協助學生開發打樣的過程當中,老查常常會詢問學生設計這款作品的初始動機。「不希望學生做出的作品只單純為了幾天的展覽或只是交作業。」老查建議學生在進行作品設計時,思考作品的未來性,有沒有可能有量產機會,獲得人生中第一桶金。
本著這樣的理念,老查給建議、協助修改設計時,也將未來商品化的可能性考慮進去,即使是原型,也讓產品在最合理的狀況下產出。作品完成後也能放在次立方工作室的粉絲頁中,讓這作品在展覽後還是持續保持著曝光機會,創造未來的無限可能。這也是未來次立方設計工作室希望能做到的。
「不只想協助打樣,更希望能透過自身的開發經驗,協助學生或新創品牌獲得投資者的青睞,或通往募資量產的可能。」
次立方不只可以幫助學生,對於新創品牌、數量不大也想生產商品的設計師們,也相當適合與老查合作,希望透過這樣育成教育、又兼經紀人的協助角色,可以讓更多好設計進入市場!
>>> 去看看次立方設計工作室:https://addmaker.tw/factory/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