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鑑定團」挑選市面上新推出的設計產品,訪問團隊開發的理念,並實地測試設計的目標與成果,若有任何意見與點子歡迎提供給我們。
路上騎乘自行車的人數越來越多,不只是休閒,更多時候也變成上班通勤的選擇之一。為了騎乘時的安全,很多人會安裝後車燈作警示,而此次介紹的車燈更是打著「革命性新照明」的口號,就讓我們來探究它的厲害之處吧!
永不熄滅的革命性單車照明設備

本身也是單車愛好者的開發團隊傳承 LED 開發經驗,認為目前市面較常看到的自行車燈都有各自的問題,大致可分成二類:
- 換電池/充電型:體積小,但有需更換電池或充電的麻煩、也不環保,也常騎乘到半路電池用到沒電、忘了開關或電池接觸不良、為了省電開閃爍模式其實容易造成後方視線干擾。
- 動力發電型:傳統的磨電燈與 Ubike 的花鼓發電都在此類,利用磁鐵的電磁感應發電,重量較重、阻力過大、動能轉換電能效率也比較差。
因此,團隊想打造一個不管是對騎士或用路人都更安全的環境,經過2年研發為大家帶來這款「whiilfly 匯飛傳動光輪」。

我們希望能夠為車友們打造更好、更安全的騎車體驗
外觀設計
這產品可貴之處,就是它完全的顛覆車燈應有的造型。外觀上來看就是一個支撐結構連結著一個小輪,不講可能沒人會發現是自行車燈。陳總經理表示,當時原本在開發自行車相關產品,但一次受到直排輪啟發,想到可以將發電機放入自轉,而許多零件也可以共用,讓這樣的創新不至於整體成本太高。

除了車輪就是支撐的結構,為了讓飛輪平穩地保持在自行車輪上,關節轉軸的部分變得非常的關鍵,現場還看到的一些發展的歷程(機密)。輪軸的部分保留了一個放置 LOGO 的空間,團隊保留了可以作為往後商業合作貼牌的可能。

共轉式動力發電
傳統的磨電燈以彈力加壓的方式從側面緊壓輪框,阻力較大。而傳動光輪其實以同樣的發電原理,但轉個方向,僅靠重力與車輪接觸,就像把一個小輪輕放在輪胎上被帶動旋轉,使得運轉時的阻力極低,動能轉換成電能的效率也更佳。意味著不高的轉速下也能發光,在低速騎乘或牽車時都能有照明的保護。
鑑定團現場也實際測試了一下,從慢速到高速運作起來非常流暢也具效果呢。
以視覺暫留達成光環效果
因為整個車燈都在旋轉,所以可以只用四顆 LED 旋轉的方式讓警示的面積變大。搭配最外層使用透光的PU材質使得LED發的光得以360度全方位發散,連側面都有警示效果,並且防水防潮防撞。



3. 通用型快拆支架
快拆支架的設計,通用市面上快拆系統套件,並且已經有設想能夠持續地擴充,例如加裝擋泥板。



總結:
優:整體上來說, whiilfly 確實改善了車燈在照明與電量的問題,同時在環保議題上做出貢獻。創新的設計其實還保留了許多未來的發展空間,團隊表示如此的發電裝置其實未來除了照明,還能連結智慧裝置,還能有計算里程、速度等更多的用途。
缺:目前的樣式比較適合運動型車款,對於復古與都會風格未能在此時一併呈現(例如更細的飛輪),好在團隊已經有許多想法,可望在之後陸續推出。
whiilfly 匯飛傳動光輪 ,目前募資當中:https://www.zeczec.com/projects/whiilfly-battery-free-bike-lights